小杜同学

找回自己

《廊桥遗梦》:固守成规禁锢灵魂自由

这部电影在当时真的很超前了,确实很多女性从出生开始所处的环境,所受的教育就趋使着她们遵循一条最“规矩”的路去走完自己的一生,在我所认知里,妈妈和奶奶的身上尤为明显,把男性作为依附对象,置自己于家里的下级地位,我之前看一个记录数百个不同地方年纪女性自述的视频里,一个年迈的奶奶说,自从她的丈夫死去,她就觉得自己不漂亮了,有时候我会很不理解为什么她们如此固化将自己置于第二性的位置,你说她们有自己的想法吗,我想也曾有过,可能是被岁月和现实社会磨平了,这让我庆幸自己生活的时代更加包容,允许女性有多重独立思维和以自己为主导的思想,能够接受在女性身上存在更多的可能性。所以正如电影中发生的这种被道德批判的情况我是能理解,我认为在女主眼中的光是尤其难得的,甚至会认为她应当追求自己的幸福,可当推回现实,就会觉得现实哪有那么多罗曼蒂克,有的只是一次次的暴风雨,能够让你避雨的家才是最好的存在。


如果说这是一部讲婚外恋的电影,那我从侧面看到了更多的光辉,这不单单阐述爱情,更描写了一个家庭主妇的隐忍和克制。电影里女主车里拉着门把手纠结的那段时间流露出的感情,是多澎湃汹涌的,恰如当时那场雨,将气氛渲染到了极点,如果此刻她跟着他走,那又会伤了多少人的心呢?在无数想法挣扎中被丈夫的一生喇叭中断了选择,其实也是自己的选择,在家庭关系中,男女性都一样,会面临很多时候,另一方面和家庭的选择,通常需要我们能有他承担的责任感,才能让关系更美好。跟朋友聊天的时候他告诉我说,中年男女出轨的人其实不在少数,研究表明家庭和谐美好的家庭较少,到了那个年纪,多的是生活不如意和异地的夫妻,这时候是很容易产生裂缝的,发生婚外情的状况尤为常见,但女性这样做只会是被认为不道德的,就像电影里面一样,一个出轨的妇人被整个镇的人唾弃和排斥,但是有谁会真的会去关心发生在她身上真真切切的情感呢?但是男性会有点不一样的就是,大家可能就说一下就理解了,认为是家庭中没有理解或者就是男人至死是少年,就是贪玩,但是要知道,发生这种情况的,男性占据了更大一部分。


影片末尾,男主人对弗朗西斯卡说,我知道你曾有过梦想,很抱歉我没有帮助你实现,我非常爱你。朴实的一句话很触动我,看得出男主人对女主是比较理解的,因为现实看过太多男性把女性在家庭中的付出都当成理所应当,觉得自己才是扛起家庭重担的那个人,以至于很反感女性发出的各种声音,无法互相理解,他对女主的感情其实和罗伯特是一样甚至更深刻的,只不过两个人的表达不一样,他给的是女主遮风挡雨的家,罗伯特给的是风吹又生的鲜花,是生命。


我在豆瓣上看到有一个提问:无法理解为什么短时间内会产生如此深沉又热烈的感情?  最初人们的相遇总是美好的,仅仅四天的时间里,能通过仅仅的交流或者一个眼神,产生的强烈的共鸣和你懂我的心境,这种感觉在许多人的一生都未尝遇过,有幸我和前任的相遇有点类似这种感情,但是后面发现真的相爱并非一定要长相厮守,明知相爱很简单,但现实却是残酷的,婚姻是长久的,而爱情是短暂的。其实换个位置,可能女主一开始也曾向往过丈夫所在的小镇,只不过被生活的琐碎磨灭了,所以或者男女主没有走到一起,其实才是最完美的结果。看到有个影评说 : 余生对彼此的思念,才是延续爱最好的方式,或许那些你妄想留住的、定格的瞬间,它不随着生活的洪水翻滚而去,而是以某种形式存在着,潜移默化地烙印在你的心里,尽管遗憾,但却美好。


男性从旧社会到现今,长期处于上级地位,所以他们能触碰的东西更加多,也更加自由,他们认为自己的思想更为远大,跟更广大的宇宙,新闻,经济相连,喜欢侃侃而谈,这是女性在生来被社会所克制的部分,所以女性通常很容易迷恋那种丰富自由文艺的男性,这也是电影中女主爱上罗伯特的原因之一,因为自己的生活没有弹性,而在罗伯特身上感受到了无限宽广的天地,这也是大多数女孩子容易陷入感情恋爱脑的要素吧,包括我自己也是,所以我其实觉得,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去勇敢去体验去尝试,或许我们就不会因为这些上头了,因为我们自己也足够优秀。


女性真的很需要声音,去帮助她们突破自我限制,变得更加自由和自信。我其实很喜欢这类女性故事的电影,因为那证明,我们开始重视我们一生中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情,并以此互相寻求帮助,发出的声音也能传递更多的力量。


评论